港股
轮证
包括涡轮牛熊证,认购和认沽四种。
命名规则
轮证的命名规则:{正股缩写}{发行商}{到期年月}{产品类型}{字母标识}
包含五个部分:
(1)正股缩写
前2-4个汉字代表挂钩的正股名称缩写(如“腾讯”对应腾讯控股),需注意同一集团不同子公司可能有不同前缀(如比亚迪股份与比亚迪电子分别用“比迪”和“比电”)。
(2)发行商
紧随正股缩写后的汉字为发行机构简称(如“瑞信”代表瑞士信贷)。
(3)到期时间
到期时间通过两位来展示,第一位表示年份,第二位表示月份。
年份:用单个数字表示到期年份的最后一位(如“三”指2023年)。
月份:1-10月用数字表示,11-12月用“甲”“乙”代替(如“九”为9月,“甲”为11月)。
(4)产品类型
窝轮:“购”(认购证/Call)或“沽”(认沽证/Put)。
牛熊证:“牛”(看涨)或“熊”(看跌)。
(5)字母后缀
可能包含区分同类产品的字母(如“C”“P”)或特殊标识(如“@”“E”)
【@】表示现金交割。
【E】为欧式行权。
牛熊证
牛熊证,是港交所2006年6月12日引入的全新投资产品,一种反映相关资产表现的结构性产品。
牛熊证是香港交易所推出的杠杆型衍生品,分为牛证(看涨)和熊证(看跌),通过追踪标的资产(如恒生指数、个股等)的价格波动获利。其本质是带强制收回机制的期权工具,允许投资者以较低成本参与市场波动。
强制收回:当标的资产价格触及预设的“收回价”,牛熊证立即终止交易并结算。例如,牛证在标的跌破收回价时被强制收回,本金可能归零或仅剩少量剩余价值。
剩余价值计算:R类牛熊证被收回后,若标的在观察期内未触及行使价,可能按结算价返还部分资金(例如牛证观察期内标的未跌破行使价,则剩余价值=结算价-行使价)。
以下是一个恒生科技指数的牛证
包含以下信息
(1)收回价
(2)街货比
(3)街货量
(4)行使价
(5)打和点
(6)换股价
(7)到期日
(8)每手
(9)杠杆比率
(10)换股比率
(11)价内/价外
涡轮
包含认购证和认沽证
以下是恒生指数的认沽证
包含以下数据
(1)有效杠杆
标的波动1%对应的窝轮价格变动倍数,需平衡收益与风险。
(2)街货比
街货比指的是市场流通比例。
街货比>50%时,窝轮价格易受供需影响偏离理论值。尤其是较高的街货量,可能导致发行商操纵价差。导致剧烈波动。
选择街货比适中(如20%-40%)的窝轮,平衡流动性与价格稳定性。
(3)街货量
(4)溢价
(5)引申波幅
反映市场对正股未来波动的预期,直接影响窝轮定价。低波幅环境下需优选历史波幅稳定的产品。
- 同类窝轮中,IV较低的品种更具性价比,优先筛选IV低于历史均值的标的。
- 警惕IV过高(如市场恐慌时)导致的窝轮溢价风险。需要对比同类产品的IV水平。
(6)换股价
(7)换股比率
表示多少股的涡轮牛熊证可以换1股的标的资产。
(8)对冲值
(9)每手
(10)杠杆比率
(11)行使价
有权利在这个价格买入或卖出某个股票。
(12)打和点
即盈亏平衡点。
(13)到期日
涡轮到期时间。也就是行权日。
优先选择3-6个月到期的窝轮,避免短期时间价值损耗。不要选择期限过短的甚至是当月到期的窝轮,避免巨额波动冲击。
一般到期日比最后交易日要晚。